熱門搜索:鱟試劑,內毒素檢測儀,內毒素檢測試劑盒,基因重組鱟試劑,濁度法鱟試劑,顯色法鱟試劑,凝膠法鱟試劑,葡聚糖緩沖液,無熱原水,鱟試劑耗材
    技術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內毒素與補體之補體的概況

    內毒素與補體之補體的概況

    發布時間: 2023-05-06  點擊次數: 902次

    內毒素等可激活補體級聯反應,補體激活則形成過敏毒素C3aC5a,以及末端補體復合物。多數研究表明,高濃度的過敏毒素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有關。亦已發現補體固有成分C3C4對內毒素休克有保護作用,末端補體復合物可溶破和消耗靶細胞,從而起到保護機體的作用。

    補體是一類重要的免疫分子。19世紀80年代,GrohmanBuchner發現血漿和新鮮血清能殺滅細菌,并命名具有這種殺菌作用的物質為防御素。1894年,Pfeiffer在豚鼠體內發現溶菌現象,并鑒定防御素對熱敏感,5530min即被滅活,故認為這種溶菌活性是血清酶的作用。

    內毒素與補體之補體的概況.png

    其后,Bordet發現在加熱滅活的血清中加入新鮮血清可恢復殺菌作用,并認為血清的殺菌作用需要兩種不同的物質:一種是耐熱的,因免疫而作用增強,并特異性地與免疫原發生反應,即現在所知的抗體;另一種不耐熱,在免疫與不免疫血清中均存在,提示是一種非特異的補充成分,被命名為補體。以后又證明,防御素與補體為同一成分,統稱為補體。各種動物紅細胞抗體加補體可引起免疫溶血現象,所以認為補體為血清的單一成分。

    直到20世紀初,Ferrata首先發現補體成分并不單一,透析新鮮血清可得到非水溶性的優球蛋白部分和水溶性的假球蛋白部分。這兩部分單獨都不能使已結合抗體的紅細胞溶解,如先與優球蛋白部分結合,再與假球蛋白部分作用可導致溶血;如次序相反,則無溶血現象。由此可見,補體的溶血作用是由兩種成分依次反應引起的,優球蛋白和假球蛋白部分分別被命名為補體第一成分(C1)和補體第二成分(C2)。后來又陸續提出了補體第三成分和補體第四成分,直至20世紀50年代才確定這四個補體的反應順序為C1C4C2->C350年代至60年代發現C3也并非單一成分,而是由六個因子組成的復合體,即由C5C6C7C8與兩個C9組成的補體末端復合物。60年代,研究者發現C1也非單一成分,是由C1qC1rC1s三個亞成分組成的。以上所述即為補體經典途徑的11種成分。

    1954年,Pillemer等在血清中發現一種非抗體成分,命名為備解素(即現在所稱的B因子),它可與一些多糖類物質作用,不經補體前段成分C1C4 C2而直接活化C3,并經補體末端效應成分C59,即通過補體活化的第二途徑而溶破靶細胞。以后,研究者又逐漸認識了C1rC1sC4在本質上屬于酶成分,發現了補體調節因子如C1抑制物(C1-in)、1因子、備解素(P)以及補體成分的cDNA克隆等。

    補體的成分是蛋白質,補體的激活需經蛋白水解發揮作用。補體通過肽鏈的有限蛋白水解,產生一些新的片段,其中有些直接表現某種功能,有些則再行組裝,形成一些新的復合酶,再進一步進行有限的蛋白水解,從而形成復雜的級聯反應。


    • 聯系電話電話400-687-1881
    • 傳真傳真010-87875015
    • 郵箱郵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國藥谷CBP)
    • 公眾號二維碼
    © 2025 版權所有:科德角國際生物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acsvainc.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1012680號-1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平舆县| 卢湾区| 天全县| 中山市| 桐乡市| 西充县| 沁源县| 金寨县| 永城市| 丹巴县| 荣昌县| 庆城县| 保定市| 方山县| 灯塔市| 河间市| 城市| 横山县| 石阡县| 辉县市| 东宁县| 搜索| 余庆县| 福建省| 民丰县| 应城市| 博客| 南岸区| 元朗区| 保康县| 沙田区| 固镇县| 临沧市| 长治县| 缙云县| 夹江县| 且末县| 玉田县| 平顺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