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鱟試劑,內毒素檢測儀,內毒素檢測試劑盒,基因重組鱟試劑,濁度法鱟試劑,顯色法鱟試劑,凝膠法鱟試劑,葡聚糖緩沖液,無熱原水,鱟試劑耗材
    技術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TLR在內毒素耐受中的作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TLR在內毒素耐受中的作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發布時間: 2023-03-03  點擊次數: 807次

    一、TLR在內毒素耐受中的作用

    C3H/HeJ和C57BL/ScCr小鼠品系對內毒素天然耐受,其機制是TLR4發生了突變。而在人為誘導的內毒素耐受的巨噬細胞中表現為TLR4表達的下調這表現了宿主的一種適應性的變化。人的TLR4突變同樣也可導致內毒素耐受。

    二、TLR的未來研究方向

    TLR使機體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協調夭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以共同抵抗病原微生物或病變壞死組織等。TLR主要參與天然免疫﹐以模式識別方式激活免疫應答。先天免疫識別由胚系編碼受體所介導,這些受體不僅識別與微生物病原體結合的保守分子模式而且與信號轉導途徑發生偶聯控制著許多可誘導的免疫反應基因的表達。

    TLR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號轉導途徑廣泛存在于哺乳類、昆蟲類和植物類中,代表著最古老的宿主防御系統。哺乳類的B細胞所*的Toll樣受體蛋白RP105胞外LRR結構域與人類Toll受體LRR非常相似,被認為與進化有關。LPS激活B細胞是通過RP105和TLR4協調作用激活轉錄因子B細胞中TLR4為低量表達),RP105與TLR有高度相似性。獲得性免疫是機體與抗原接觸所產生的免疫力包括主動體液免疫與主動細胞免疫),是經過基因重排后表達高度特異性受體介導免疫應答。由先天免疫分泌協同刺激分子和細胞因子調節獲得性免疫。

    內毒素也能通過先天免疫刺激機體產生獲得性免疫,如分泌抗LPS 抗體、細胞因子、黏附分子,E-選擇素、組織因子等。LPSBLP、肽多糖、胞壁酸等微生物產物進入機體后﹐刺激機體免疫產生保護效應,但過多細胞因子也帶來不利影響,如出現發熱DIC、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TLR2也是機體感知病原體和抗感染必-不-可-少的,人類TLR2可能在抗微生物感染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細菌脂蛋白、肽多糖、胞壁酸等分子通過TLR2進行信號轉導,不同病原體的分子致病途徑不一樣,BLP通過TLR2途徑使細胞激活和凋亡TLR4不能轉導BLP信號。胞壁酸也是通過TLR2進行信號轉導發揮毒性效應。這表明不同的TLR成員具有某些相同功能和不同作用。

    當機體自身組織或細胞出現病變時,可出現TLR內源性配體,誘導免疫反應。當機體處于應急狀態時,可誘導熱休克蛋白表達,并作為TLR的配體,誘發免疫反應。在發生免疫紊亂性疾病如糖尿病時,可以誘導TLR等應答。目前認為自身免疫反應也與TLR受體的識別和激活中所產生的過量的細胞因子相關。

    病原體之所以可逃避宿主的免疫是由于干擾了TLR的信號轉導作用,減少了細胞因子和輔助因子的分泌,如天花病毒編碼的A46R和A52R蛋白可阻止TLR信號轉導而致病。若使用A46R等類似物處理內毒素血癥可以減輕內毒素血癥的毒性反應。

    隨著基因工程的進一步深入會有更多的TLR家族成員被發現。目前認為TLR不存在豐余現象,可能不同的配體有不同的TLR對其進行更精確地識別。TLR的空間結構如何識別病原體還有待闡明。在TLR信號轉導中,應有MD-2類似物存在MD-2也應該存在家族現象TLR下游分子也應該有更多的同源體,IRAKTRAFIKK等。

    通過轉染過量Tollip 到細胞內,可以抑制NF-κB的活化。轉染Tollip質粒到機體單核細胞內是否可減輕內毒素血癥所造成的損害還有待實驗證實。

    有報道TLR2內化到巨噬細胞的吞噬體,可誘導細胞因子產生。但目前認為TLR2并不是LPS的受體,因此不能夠確定TLR2內化與LPS的信號效應是否有關?,F在尚無TLR4和LPS同時進行標記的內化報道。關于阻止TLR或LPS其中之一物質內化對細胞因子的誘導有何影響以及TLR發生內化是否可以引起受體數目減少或繼續參與受體

    再循環,尚無文獻報道。

    TLR的立體化學結構需要進行X線衍射分析,所得到的空間結構圖,有利于了解LPS如何同TLR發生構象結合,并闡明其效應機制6-1,解釋不同的空間結構對生物效應的影響,錐體型立體結構的LPS能夠有限發生效應,而圓柱性立體結構的LPS則發生拮抗效應。

    Beutler最近報道TLR4氨基末端部分特異性多克隆抗體并不能拮抗LPS的效應,相反具有較低的擬內毒素endotoxin-mimetic effect活性,因此認為TLR4 不一定要求LPS同其結合才發揮效應相反TLR4具有自身激活的特性,只要其細胞外結構的構象改變,即能誘使TLR4 發生二聚化或多聚化,并使其胞質的構象改變。一般認為TLR4是LPS反應的必需的信號轉導分子,TLR4可以獨立發揮作用,不依賴于LPSLPS 作用不需要內化,也不需要結合到細胞內的次級靶位才發揮效應。

    3.3TIR介導的內毒素信號轉導途徑.png

    利用TLR等受體拮抗劑,或干預信號轉導某個中間環節6-2),阻止其信號下傳,是今后內毒素血癥治療研究的方向,如通過MyD88等顯性失活dominant negative),或在胞質區人為結合TLR的D-D區,使MyD88無法募集到TLR的D-D上或通過防止IRAK發生自身磷酸化等來實現。

    • 聯系電話電話400-687-1881
    • 傳真傳真010-87875015
    • 郵箱郵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國藥谷CBP)
    • 公眾號二維碼
    © 2025 版權所有:科德角國際生物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acsvainc.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1012680號-1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洛浦县| 江阴市| 台北县| 昔阳县| 桃园市| 东乌珠穆沁旗| 通榆县| 邛崃市| 义乌市| 屏山县| 策勒县| 宁陕县| 普洱| 西吉县| 黄龙县| 临夏市| 筠连县| 灵山县| 乳山市| 南康市| 鄂托克旗| 镇安县| 双峰县| 杭州市| 喀喇沁旗| 神木县| 云和县| 水城县| 浦东新区| 米脂县| 山阴县| 新乡县| 渭源县| 东山县| 岑溪市| 德格县| 昭觉县| 思南县| 泸定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