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鱟試劑,內毒素檢測儀,內毒素檢測試劑盒,基因重組鱟試劑,濁度法鱟試劑,顯色法鱟試劑,凝膠法鱟試劑,葡聚糖緩沖液,無熱原水,鱟試劑耗材
    技術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技術文章 > 內毒素的化學結構簡介

    內毒素的化學結構簡介

    發布時間: 2022-12-29  點擊次數: 1130次

    內毒素由脂多糖與蛋白質復合而成1-2。脂多糖為革蘭陰性細菌細胞膜表面的主要組成成分在細菌和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脂多糖約占細菌干重的3.4% 每個細胞表面約有一百多萬個脂多糖分子它和蛋白質、磷脂、脂蛋白等共同組成革蘭陰性細菌細胞壁的外膜。脂多糖分子由親水性多糖和疏水性脂質結合組成故為兩性分子其中多糖體為雜聚糖聚合而成如己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戊糖pentose),庚糖heptose、鼠李糖rham nose等。因具有磷酸根基團故表面帶有負電荷進行免疫電泳時在電滲作用下移向陰極。脂多糖分子的基本結構由三部分共價連接而成O特異性抗原多糖O-specific antigen polysaccharide、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及脂質A。脂多糖憑借其脂質A結構錨定在細菌外膜磷脂層的外側部在某些種屬細菌中脂多糖甚至替代了磷脂

     

     

    由于細菌來源不同和提取方法不同內毒素的結構形態和化學組成可以不同。不同學者報道的脂多糖顆粒大小以及形態差異較大其相對分子質量約1x106~ 20x106。根據對大腸桿菌、百日咳桿菌及鼠沙門菌的脂多糖的電鏡觀察證實脂多糖為各種形態的膜碎片如線狀、環狀、帶狀、細絲狀、小點狀小泡狀以及板層狀等均具有相似的表面結構。

    • 聯系電話電話400-687-1881
    • 傳真傳真010-87875015
    • 郵箱郵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國藥谷CBP)
    • 公眾號二維碼
    © 2025 版權所有:科德角國際生物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acsvainc.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1012680號-1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兴业县| 微博| 石棉县| 秦安县| 巢湖市| 乐东| 顺义区| 铜梁县| 霍州市| 瑞安市| 安阳市| 获嘉县| 都匀市| 尼木县| 墨玉县| 特克斯县| 成安县| 精河县| 朝阳县| 汪清县| 新竹市| 资阳市| 信阳市| 绩溪县| 屏东市| 南宁市| 武邑县| 宜川县| 福建省| 漾濞| 武汉市| 焉耆| 浏阳市| 三原县| 原平市| 辽源市| 全椒县| 随州市| 荆州市| 沈丘县|